夕阳熔金,为瓮安蜿蜒的公路镀上暖晖。一群老党员,身影融入这金色光晕。他们曾将青春铺就大道,如今虽离岗位,仍以“退休不退责”的赤诚,在需要处默默发光,继续铺展畅通坦途,践行永恒初心。
政策宣讲:路畔春风解心结
公路延伸,常与村镇为邻,路域环境整治、处置不规范搭接等问题,容易成为矛盾的触点。这时,老党员杨志友便成了化解矛盾的“金钥匙”。他熟悉乡土人情,更懂得用乡亲们信得过的方式沟通。
这份宝贵的经验,在最近一次公路安全隐患处置中再次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处置中,需要砍伐位于一户农宅门口的枯死的树。这看似简单的工作,却因涉及农户家门口的“家当”而变得敏感,农户起初难免有些疑虑和抵触。得知情况后,杨志友主动站了出来。他没有生硬宣读规定,而是如老邻居般上门恳谈,耐心倾听农户想法。他用最朴实的语言解释道:“老哥,这枯树危险啊,风一大就容易倒,砸到人伤到东西可不得了。砍了它,既是为了大家的安全,也能让咱家门口更清爽利落。我这老公路人的话,你总信得过吧?”这份真诚如同春风化雨,终于赢得了农户的理解与支持。
在杨志友等退休干部党员一次次深入群众的“路畔恳谈”中,许多难解的结被悄然解开。他们成了政策条文与民心之间最温暖的桥梁,为公路的和谐养护与建设默默奠定基础。
房改助力:老将穿针引线
单位房改房作为固定资产整改的重要内容,牵涉面广、政策性强,加之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,推进起来异常繁杂。当在职人员面对复杂的产权纠葛、缺失的原始凭证等棘手难题一筹莫展时,退休干部党员带着沉淀多年的丰富经验和深厚公信力站了出来,成为推动这项艰巨工作的“压舱石”。
人事岗位退休的陆玉珊,便是其中的代表,大家至今亲切地唤她“珊孃”。面对在职同事们的困扰,珊孃主动请缨。她凭借对老同事家庭情况的熟悉以及在群众中积累的深厚威望,一户户耐心走访,不厌其烦地讲解政策要点,推心置腹地沟通,有效打消了住户们的顾虑,成功动员他们配合寻找、提供关键原始凭证。当遇到户主联系不畅的“死结”时,珊孃自有妙招:她巧妙发动昔日的老同事、老街坊网络,多方打听,辗转牵线,硬是打通了一条条看似断裂的信息渠道。正是像珊孃这样的老党员们,以其特有的耐心、细致与无可替代的威望,如同“定盘星”一般,在房改房资产下账的繁杂迷局中,稳稳地撬动并解决了一个个沉积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,为彻底厘清产权归属、顺利完成资产销账铺平了道路。
关山难阻:银发丹心映忠诚
空间阻隔、年迈体弱,是异地老党员面临的现实“关山”。然而,这从未动摇他们对组织的赤诚之心。
老党员向光璧退休后随子女定居在都匀。当收到支部召开党员大会的通知时,他担心路途耽搁,没有丝毫犹豫,特意提前一天动身。会议当天,这位年近古稀、腿脚已不太利索的老人风尘仆仆,却精神抖擞地准时出现在会场门口。当被问及如何克服距离困难坚持学习,他微笑着从随身携带的旧公文包里,拿出几本厚厚的、密密麻麻写满心得的笔记本和几份划满重点的学习资料:“距离远,心不能远。党员的身份是一辈子的,学习就是‘充电’,是保持清醒的‘加油站’。组织的要求,就是我的方向。”
82岁高龄、拥有41年党龄的李开富老同志,尽管因身体状况安装了心脏起搏器,行动多有不便,但对党的炽热情怀丝毫未减。每月按时交纳党费,已成为他心中雷打不动的庄严承诺。即使步履蹒跚,他也坚持通过委托子女、联系昔日同事等多种方式,确保每一分党费都准时、足额地交到党组织手中。
这跨越山水的准时赴会,这风雨无阻的党费交纳,生动展现了共产党员们“退休不褪色、离岗不离党”的崇高品质,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,在平凡的岁月里矗立起一座信仰的丰碑,令人肃然起敬。
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瓮安公路管理段的退休干部党员们用行动证明:岁月或许染白了双鬓,步履或许不再矫健,但那份融入骨血的党员本色与奉献热忱,丹心依旧,历久弥坚。岁月流转,唯初心如磐。
霍仁欢
编辑蔡义桂
二审凌洁
三审杨艳
南京开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