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国庆反向旅行攻略#
金价破千元,消费者为何越涨越买?深度解析黄金背后的投资逻辑与市场情绪
金价又创新高。
2025年9月末,国内金饰价格站上1125元/克的历史极值。周大福、六福珠宝等品牌紧随其后,报价1123元/克。这已不是年内第一次冲击市场心理防线。若将时间拉长,国际现货黄金自年初的2625美元/盎司持续攀升,突破3700美元大关,涨幅震撼地超过了40%。
市场在颤抖。消费者在追问。
究竟为什么?
多重力量在助推。美联储降息是关键信号。宽松周期开启,美元信用边际削弱,黄金的避险光芒自然闪耀。地缘政治冲突此起彼伏。不确定性成为常态,黄金成为压舱石。
全球央行在行动。2025年第二季度,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增加166吨,购金潮持续。中国央行更是连续十个月增持黄金。机构在布局。个人投资者也在涌入。黄金ETF资金流入扩大。一场对法定货币的集体怀疑,正在 silently 推进。
消费者呢?他们怕了吗?
相反。一种“买涨不买跌”的心理在蔓延。金柜前依旧人流不息。一位挑选手镯的顾客坦言:“黄金能佩戴,更能保值。长远看,值得。”这是普遍心态。投资与收藏需求并存。尤其在婚庆旺季,刚性需求依然强劲。
但高价格已开始抑制消费。2025年上半年,我国黄金首饰消费量降至199.826吨,同比下降26%。老凤祥、周大生等品牌营收出现两位数下滑。一些品牌选择战略收缩。周大福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净关闭307家门店。现实很骨感。
产业链冷暖不一。
上游的金矿企业笑逐颜开。高金价直接推动业绩飘红。2025年上半年,A股11家金矿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全部实现正增长。山东黄金净利润高达28.08亿元。招金黄金净利润同比激增181.36%。金子从地里挖出来,就是滚滚利润。
中下游的饰品企业则压力重重。老铺黄金上半年营收虽增长约251%,但毛利率降至约38.1%。潮宏基的整体毛利率由2022年的29.3%一路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.1%。金价暴涨是一把双刃剑。它推高了原材料成本。却可能吓跑消费者。
未来如何演变?
市场观点存在分歧。短期看,金价已处于高位,波动和回调风险不容忽视。部分资金可能获利离场。
但中长期支撑因素依然牢固。瑞银财富管理将未来12个月的金价预期上调至3000美元/盎司。地缘政治不确定性、全球降息周期延续、以及央行的持续购金需求,共同构筑了坚实基底。一场完美的风暴。
给投资者的建议是什么?
理性。永远不要忘记理性。
专家强调,黄金核心是避险对冲工具,而非短期博取高收益的投机标的。当前价位已触及风险红线。避免一次性大额投入。可采取分批建仓或定投策略。将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占比控制在5%-10% 是较为稳妥的选择。为子女教育、养老等长期目标储备。
选择正规渠道。明确投资期限和风险承受能力。如果是结婚刚需,可择机入手。若以投资为目的,则需更加关注国际金价走势,避免盲目追高。
黄金的光芒,穿越千年。它映照出人性的贪婪与恐惧。也考验着每个投资者的智慧。在喧嚣的市场中,保持一份冷静。或许,才是真正的黄金法则。
南京开户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